五、方向对了,不怕路远
方向对了,不怕路远,当你遵循内心的渴望一路向前的时候,请先在内在放一张心灵成长的地图,这样我们就不致于迷失方向。
当然,虽然我理解每个“怪现象”后的当事人有他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,我也理解不能用“好”和“坏”的标准去看待千差万别的个体成长,但是我也并不鼓励用“不合群”、“不合作”、“离婚”、“炒老板”、“不工作”等这样极端的方式去完成心灵成长。我相信心灵成长的路千万条,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更和谐的道路,我们没有必要以伤害我们家人的方式做为心灵成长的代价。
在心灵成长路上,个体千差万别,发展的方向也各不相同,所以没有一条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路,更没有所谓的万能药。内在的渴望也让我经历过遍访名师,用脚步丈量世界的阶段,同时,在过去从事培训的十五年中,我也经历了丰富的过程(当然,我也正在路上),回顾这些,我想有些观点值得分享出来,供朋友们借鉴:
第一,不要相信某个导师、某个课程或某种方法是心灵成长的唯一。
“只有我的方法才是正道,其他都是邪见”、“上了我的课,其它任何课程都不用上了”我经常会听到某些导师说这种话,我认为这是出于某种商业意图的别有用心的引导。佛说开悟有八万四千法门,成长又岂止一种方法?!
这让我想起了我学乒乓球的经历。有段时间,教练让我每天都会花时间练反手球,因为反手球是我的弱项。但光把反手球练好还不行,要成为乒乓球高手,技术得全面,除了反手外,正手、滑步、推、挡、上旋、下旋等。每一项都需要加以练习。
有没有人把反手球练好后,就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,已经学得了乒乓球技术的全部呢?我想这样的人应该很少。其实心灵成长路上也是如此。当我们因为机缘遇到某位老师,上了某个课程,修炼了自我的某个层面后,也要意识到这只是路途中的一站,就象学乒乓球的反手球一样,只掌握了其中一项技能而矣,并不是全部。
可惜的是,我经常看到很多朋友练好了反手球就自诩自己是天下无敌的高手,其实他只有一招而已。更可惜的是,这样的人以导师居多,而且有很多是有名的导师。
心灵成长是一条路,我们永远在路上。当我们把一时的所得固化,认为这就是“完美”、“大彻大悟”的时候,成长也就停止了。
其二,导师也是人,他们并不完美,学其所长,不要模仿他的全部。也不要因为导师有某种缺陷就放弃向他学习。
多年前,我也和很多朋友一样,对“大师”们很是崇拜,在我的眼里,他们就是完美的化身,会满足我诸多“大师应该怎样怎样”的期待。那时的我,有一种对外在权威和力量的依赖;而现在,当我从自己内在找到力量的时候,我发现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,而同路人或者某方面的先行者。
曾几何时,我会因为导师的某种缺点而放弃和他的合作,我也会因某个导师的某个表现对他产生厌恶之心,进而全盘否定他的学问。现在我知道,他们在某个方面有过人之处,某个方面如我一样需要成长。
收回对老师“完美”的期待吧!收回对老师“应该如何”的诸多投射吧!我们学习他的强项,但是也不要指望:一个在疗愈你的自我方面很有功力的老师,能够满足所有其它对“老师”的要求和期待。不如以感恩的心态对待老师给予你的帮助,以平和的心态允许老师如他本人的样子,也相信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走在一条修炼的路上。
其三,课程结束后三个月内慎做重大决定!
某个课程只是心灵成长路上的一个阶梯,是过程,并非结果。在课程中导师疗愈的只是人生的一小部份,特别很多课程都在帮助学生找回自我,在找回自我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过激的情绪,所以,“离婚”“辞职”“分手”“解除合约”“放弃合作”甚至“出家”等想法可能会发生,如果在路上的朋友能意识到那只是个念头,是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反应,并不一定是真相,就能保留几分谨慎和清醒,不致于留下遗憾了。
其四,不要因为培训公司本身经营不好就放弃对他们课程的学习。
据我的经验,心灵成长行业的导师通常商业意识淡溥,他们和谁合作全看缘份。而另一方面,从事心灵成长行业的经营者,本身就是渴望成长的一个群体,故他们也有很多需要成长的地方,所以在选择课程上,不要仅仅从课程主办方的某些行为来简单推断课程的品质,还要重点看看课程历史,听听课程口碑。
杨澜曾经说过:“快乐幸福是一种能力”,我一直很奇怪的是,快乐幸福对人这么重要,而为什么从小到大,学校却并没有专门的课程来培养我们这些能力呢?从事心理培训十四年,我深知这种能力对人们有多么重要。我看到,很多人在成长的课程里,会经验到一些对他个人而言非常宝贵的时刻,如同云开雾散,霞光满地。
于是,学员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叹:唉!要是早一点有人教我就好了!要是早一点明白就好了!是啊,早一点明白带来的意义是,生命会有全新的品质。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,一直坚持在这个行业里的原因,因为我看到了它在教育体制之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有太多的心灵需要被唤醒和成长!
同时,一个人的提升,会带来一个家庭的改变。一个命运的改变,引发整个家族命运的振兴。无数个家族的振兴,是整个国家的强大!
最后祝福每位朋友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!